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收跌,其中滬指與深證成指跌幅超過1%,創業板指跌幅接近2%。兩市成交額連續6天突破萬億,今日達到1.21萬億元。行業板塊幾乎全線下跌,有色金屬與釀酒行業領跌。北向資金今日小幅凈買入8.94億元。
哪些板塊正在跨年行情中蓄力?速去東方財富APP緊抓布局機會>>
具體來看,滬指收盤下跌1.08%,收報3531.50點;深證成指下跌1.33%,收報15115.38點;創業板指下跌1.84%,收報3092.86點。
對于后市大盤走向,機構紛紛發表看法。
中信證券認為,年初增量資金集中建倉驅動市場脈沖式上行和結構分化加劇,隨著建倉急迫性的下降,市場上漲和分化的節奏都將有所放緩,回歸慢漲輪動,同時二三線品種的投機性抱團或將延續瓦解趨勢。在配置上,從景氣角度出發建議緊扣順周期主線,把握海外工業品漲價補庫存以及國內可選消費輪動兩個趨勢,重點關注有色金屬、汽車、家電、家居等;從長期成長角度出發建議圍繞科技、國防、糧食、能源和資源“五大安全”戰略布局當前仍具高性價比的品種,包括半導體、消費電子、種植鏈和種子、軍工等;此外,建議戰略性增配性價比更優的港股,重點關注互聯網、消費電子、教育、農業、上游原材料和金融板塊的龍頭。
中信建投表示,2021年一季度是全年行情最好的階段,市場表現優異。建議投資者抓住當前的窗口期,但要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去杠桿節奏和監管態度帶來的波動。2021年更重要的是選擇行業的方向,堅持看法。軍工、光伏、新能源汽車得到市場持續青睞;制造業中芯片制造、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數控機床及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等值得長期堅持。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龍頭公司將獲得持續溢價。
海通證券認為,2021年A股市場有望迎來基本面和情緒面共振,2021年將是股市大年。2021年股市將從20年的爆發期轉變為由基本面和情緒面驅動的泡沫期,今年將是“股”舞人心的一年。預計A股凈利累計同比增速將持續回升至2021年3季度,ROE持續回升至2021年Q4,2021年全部A股預測凈利同比增速為15%,A股市場高點可能在下半年。展望各行業表現,電動車、光伏、白酒等板塊并非2021年最牛板塊。2021年重視科技軟件、內容、應用端,以及內需中大眾消費。2021年科技和消費兩大賽道未變,但從市場表現看會有新的子行業出現,這些子行業有望于4月份確認,重視科技的內容和應用端,消費中的大眾消費。春季行情已經開始,中短期繼續關注后周期的金融補漲機會。
華泰證券預計,春季行情的微笑曲線效應有望繼續演繹,主要指數正收益率的確定性較高;行業的分化有望隨北水的逆勢買入而收斂,大小市值的分化或在春節后有邊際收斂;建議區別對待“抱團”品種,資金和資產兩端考慮,電新抱團壓力或小于食飲板塊。建議繼續關注:1)受益于春季躁動期間流動性偏松、年報/一季報預計向好、性價比有所凸顯的TMT;2)受益于碳中和目標、高景氣的新能源鏈;3)出口鏈、冷冬效應、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影響的相關行業,如汽零、家電、農牧、軍工等;中期主線建議繼續配置受益于全球再通脹和制造業投資周期回升的大宗、制造。
國泰君安指出,無風險利率下行預期,疊加配置思路由“自下而上選股”主導是當前抱團的核心本質,春節前難見瓦解。同時,抱團難瓦解也意味著風格難切換,繼續推薦高景氣方向。當前風格切換的難度較大。海內外抱團的本質是趨同的,均是集中追逐“確定性溢價”。高位震蕩,結構短期內推薦軍工/銀行/券商/有色/石化。景氣抬升下,軍工是全年機會。除此之外,看好短期景氣較好的銀行/券商。中期看,繼續看好三朵金花:1)全球原材料周期,銅/鋁/石化/基化;2)可選消費,酒店旅游/化妝品/白酒/汽車/家電;3)新能源科技。
廣發證券研判,流動性寬松驅動“春季躁動”,美國民主黨“藍潮”海外risk-on助力,清晰的盈利上升周期中若金融條件未大幅緊縮,A股仍處“春季躁動”。但當前“指數上漲+廣度下降”的背離難以持續,預計短期將震蕩加劇,后再以廣度的上升實現兩者彌合。歷史經驗來看“指數漲+廣度下降”的背離一般持續不會超過10周,而當前持續8周的分化行情正接近歷史上限;其次,21年點燃新年熱情的“爆款新基”雖然仍會帶來增量,但目前熱門抱團行業的估值位置不斷上移,顯然并非新基金建倉的最優考量。建議布局需求主導疊加短期供需缺口“漲價”主線,以順周期屬性為主。配置建議:1。 疫苗交易下出口鏈及出行鏈的“可選消費”(汽車/休閑服務/家電);2。 “漲價”主線的順周期及科技(有色金屬/半導體/新能源);3。 景氣拐點確認的低估低配大金融(銀行、非銀)。主題投資關注國企改革(上海深圳國資區域實驗)。
中金公司預計,短期市場情緒可能在波動中繼續升溫。市場整體估值已經不低,滬深300指數前向市盈率已經上升至13.6倍,處于歷史中等偏高水平(歷史均值12.6倍),其中非金融部分20.9倍,已經處于歷史均值向上一倍標準差附近。根據歷史統計,在這樣的估值水平之下,對指數未來12個月收益率不能有太高預期,中期關注市場波動上升的風險。全年來看,2021年市場增長與政策將呈現“一進一退”的態勢,市場判斷輕指數、重結構。建議關注如下幾個結構性領域:1)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上游;2)關注電子半導體等科技硬件自下而上、逢低吸納機會;3)消費在2021年可能在低基數上繼續復蘇,仍是自下而上選股的重點方向,包括家電、汽車及零部件、家居、酒店、其他可選消費、食品飲料、醫藥等;4)周期性行業中,關注后續景氣程度可能繼續改善、估值不算高的部分金屬原材料、原油產業鏈等。
安信證券分析,12月以來流動性的邊際改善已經提前開啟了春季行情,目前全球疫情出現一些不確定性,流動性寬松環境有望持續,美國民主黨掌控參議院后,全球通脹預期提升,A股春季行情尚未結束,部分漲價品種可能出現一波新的機會。行業上重點關注:軍工、農業、化工、有色、電子(Mini Led、半導體、蘋果鏈)、新能源汽車、光伏、白電、機械、券商等;主題重點關注:碳中和、生物育種、高端制造等。
開源證券判斷,“躁動”不是邏輯起點,為更好的周期行情做好準備:跨年行情臨近結束,春季躁動短期缺乏基本面基礎。繼續抱團的性價比正在不斷降低,市場短期的波動可能會因此而上升。著眼于未來,更為廣泛的機遇將存在于海外復蘇與國內出口和制造業的產業鏈中,疫苗接種與疫情控制節奏的不同將繼續讓部分供給格局更好且需求更快的周期行業將先受益。建議投資者為更好的周期行情做好準備,布局三條主線:(1)全球再通脹與海外復蘇共振:油服、煉化、化纖、氟化工、銅、鋁、焦煤;(2)出口與制造業復蘇:鈦白粉、照明、機械設備和家居;(3)隨經濟修復,資產端質量改善的銀行以及在經濟復蘇中資產負債端均改善的保險,同樣的,房地產的長期價值正在出現。
粵開證券認為,春季躁動、抱團股是近期市場的主旋律,A股將少數板塊、少數個股的狂歡再次演繹到極致。資金方面,一是,2021貨幣政策“穩”字當頭;二是,北上階段凈流入或已進入下半場,北上凈流入漸入佳境。資金面寬裕疊加每年3月的兩會預期,都對助推市場上行有積極影響,A股的“春季躁動”行情有望延續。配置上,建議當下緊握“春季躁動”主線。關注以電子、計算機、電氣設備為代表的科技股;北上核心重倉的醫藥生物、家用電器為代表的大消費股;以及景氣度上行的品種,如半導體、軍工、新能源汽車等。
標簽: 創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