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菲律賓的鎳礦、阿根廷的大豆、智利的木漿,從船上卸下。出口日本的豆粕、歐洲的電子設備、東南亞的卷鋼,有序裝船。隆冬時節,來到廣西北海市鐵山港,眼前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以前是人等貨,現在是貨等人。”鐵山港作業區門座式起重機司機蔡世君說。
發展向海經濟這篇大文章,鐵山港用心書寫。
2009年12月30日,鐵山港宣布開港,當時海中還泛著漁排。2010年,鐵山港全年貨物吞吐量約120萬噸。近年來,港口建設提速。2017年9月驗收開放了兩個15萬噸級泊位,現有6個泊位達到年設計吞吐量1964萬噸的規模。2020年12月底,又開建兩個10萬噸級泊位。
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被打通。2020年4月16日,鐵山港進港鐵路專用線開通,鐵山港鐵路正式并入國鐵網絡。通車后,貨物物流成本每噸可節省6元。如今,八車道的向海大道,直通鐵山港的火車專線,成為貨物進出港口的交通動脈,為鐵山港發展按下“快進鍵”。
港口硬件完善了,營商環境也得到持續改善。
廣西川化天禾鉀肥有限公司年產48萬噸優質鉀肥的項目,從調研洽談到完成項目選址,僅用3天;從調研到進場施工,僅用40天。
“我要給這里的營商環境點贊!”公司總經理肖斌介紹,施工時,一條長500米、寬10米、深8米的沖溝橫亙在現場,雨季即將到來,若盲目回填會增加上游洪澇風險,一時間工程面臨停擺困境。鐵山港區項目幫辦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廖園等馬上深入現場協調,各方積極配合。“沖溝入口與不遠處的排水干道一貫通,沖溝就能安全回填了。”廖園說。
鐵山港區項目幫辦服務中心成立于2018年,專為進駐企業提供“一對一”服務。從選址到供地,再到報規報建,項目幫辦服務中心會聯系相關職能部門開通綠色通道,細化項目建設“一張表”,利用網上辦理系統,簡化壓縮審批流程。廖園介紹:“在鐵山港,開辦企業所需的設立登記、印章刻制、申領發票等事項,均實現了一網通辦,辦結時間由0.5個工作日提速為一鍵審批。”
5年來,鐵山港港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從18.2小時減少到1.36小時,進口整體通關時間從125.1小時減少到32.02小時。
良好的營商環境,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5年來,鐵山港區新開辦企業805戶,新簽約項目178個,總投資5188.46億元。
“2020年3月,首批不銹鋼卷從鐵山港順利出口海外;7月,單月出口訂單量突破1000噸,出口產品種類也在增加。”落戶鐵山港臨海工業區的廣西北部灣新材料有限公司營銷員陳超群期待,未來公司能有越來越多的商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標簽: 廣西鐵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