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陽市白云區鴻鵠中學一堂新奇有趣的語文課引起了大眾的關注。語文楊老師為讓學生更好理解端午節的由來,在端午之際給同學們播放由古風圈知名博主@smile小千和pia戲圈@古月三刀合作的的《離騷》pia戲劇情歌,偶然被班上同學將其錄制并傳到互聯網上,由此引發了老師和家長對趣味課堂的關注,網友們也對此類年輕亞文化展開積極討論。
該首引起熱議的《離騷》劇情歌,屬于pia戲的一種,被稱為“輪本”。Pia戲是指多人參與朗讀配音劇本的娛樂活動,更通俗的理解,就是用聲音去演戲,用聲音在虛擬社交里創設一幅新的面孔。通過對楊老師的采訪,記者了解到,老師起初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設計此次課程,一方面希望通過多元化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培養興趣,另一方面也是了解到Pia戲在當下年輕人中的流行程度,并希望通過它來拉近與學生們的“距離”。而對于由此引起的網友關注,楊老師表示,自己也沒有想到學生們會這么喜歡,甚至還拍下來發到網上,“自從那堂課后,好多同學主動找我來推薦其它劇情歌,還有同學約我‘輪本’。”
而在學生們來看,這樣的教學方式顯然更有利于對文學知識的學習。有同學表示,自己非常喜歡這樣的課堂形式,并且自己之前就在網上聽過這首歌,沒有想到會被搬到課堂上,感到非常驚喜。“我很喜歡這樣的課堂形式,更加有興趣,我自己也很喜歡上語文課。這樣的劇情歌更容易被我們接受。”該同學也是Pia戲迷之一,對于此次課堂上播放的劇情歌,她更是如數家珍,“我覺得這種形式對于我來說可以更好地學習語文和歷史,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離騷》這首詩詞挺難理解和背誦的,生僻字也多。但是現在這首劇情歌幫助了大家去感受當時屈原的心境,群里也在激烈討論每個生僻字的發音,學術氛圍過于濃厚,有些人還把不同版本不同年代的教科書翻出來查證。”
據了解,《離騷》劇情歌的創作,起初是古月三刀想借由聲音作品的形式,在即將到來的端午節緬懷屈原,同時也能進一步推動古典文化與年輕亞文化相融合,于是,他在QQ群里發起邀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來創作。在劇情部分,古月三刀邀請自己的老師齊杰來配音屈原這一角色,其他pia戲圈好友來參與劇情其他角色的配音。在歌曲部分,找到了古風圈的小千完善了創意。
隨著網絡音頻行業的不斷發展以及各種聲音類的綜藝節目推出,QQ上出現了大量的pia戲愛好者和相關QQ群。通常在加入Pia戲圈之前,pia戲愛好者需要先通過一次“爆音”,即自曝聲音,是為了更好找準身份以及“職業發展方向”。在QQ上,網友們自發成為了新成員“爆音”的鑒賞師,通過對聲音的面試,來評估你適合配哪種角色,是青春飛揚的少年,還是成熟穩重的中年人,亦或是帶有歲月滄桑感的長者。這也使得QQ上的各路Pia群永遠都是消息不斷,永遠都是其樂融融的氛圍。
事實上,像此次出圈的《離騷》劇情歌一樣,pia戲圈還有不少根據古詩詞衍生的作品,同樣深受QQ上的年輕人歡迎。對他們來說,傳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學習難度,依托QQ這個平臺和Pia戲這個亞文化的圈子,發展出了一種新的感官模式,讓興趣和學習相結合,寓教于樂,讓古文不再晦澀,也讓學習充滿了趣味。
類似Pia戲這樣的年輕亞文化,在如今的年輕人群體中還流行著非常多的類別——在QQ上,你可以看到比如語C、娃圈、破產三坑、筆圈、谷圈等亞文化蓬勃的一面,它們在這里生長,也在這里吸收更多年輕人的共鳴。每一代的年輕人都把QQ當成自己的秘密基地,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好交流,QQ是屬于他們的世界,在這里,他們志同道合,互相包容,也收獲肯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