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什么時候國漫能注重劇情不再卷畫面,劇情真的硬傷,畫風質量滿分,風景非常漂亮,打斗設計滿分,然而與之割裂的是劇情薄弱帶來的落差感。如果一個作品,包括電視劇電影漫畫動畫等等形式,要通過了解原作、簡介、作者注釋才能理解劇情的話,那實在失敗。已經天然設立了一道門檻,還要怪觀眾不會自己跨過門檻去了解背后的真相、意義、原因,粉絲太會給主創找理由了。
以下是所有國漫壞話:基本統一裝杯,角色不說人話,精彩打斗,偶爾沙雕賣萌抖包袱(不怎么好笑)成長向主角不怎么成長,配角塑造立體一點但不能更多,2D是日式的3D是歐美的,挖空心思設計美型角色,劇情卻是稀爛,碰一下熱點議題蹭熱度,卻因為劇情爛也詮釋不好要表達的意思……
從秦時明月到長安三萬里,國漫帶來的有驚喜有失望,發展了十來年,能吹的也就那幾部。失望多極了
(本來想打四分扣掉劇情分,還是加上算鼓勵分,畢竟2D制作、水墨、精美畫面,在3D占多數、有些動畫不夠精致的情況下,拉開距離,足見誠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