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首批用于月面建造研究的
【資料圖】
“月壤磚”樣品
隨神舟二十一號飛船
順利返回地球
這些“月壤磚”如何制成?
是用來建“廣寒宮”的嗎?
一起揭秘
01
首批“月壤磚”完成太空實驗
狀態良好
跟隨神舟二十一號飛船返回的編號R5樣品單元共34塊“月壤磚”,總重約100克。剛剛歷經了一年時間的太空輻射、大溫差等極端環境考驗。
“月壤磚”的太空之旅主要驗證了三大關鍵性能,包括力學性能、熱學性能以及抗輻射性能。科研人員經過開蓋檢測,確定首批“月壤磚”樣品狀態良好。
02
“月壤磚”如何煉成?
這批模擬“月壤磚”由科研團隊根據真實月壤成分配制出模擬材料,采用熱壓燒結、電磁感應燒結和微波燒結三種工藝制成。
其中,采用真空熱壓燒結的方式形成的“月壤磚”,首先要把模擬月壤進行稱重,稱重之后按照重量放入模具中進行壓制。壓力施加完畢后,工程師會把壓制成型的、帶有模擬月壤的模具放到真空熱壓爐中,然后加上隔熱設施。鎖上真空實驗裝置以后,就可以把它升溫燒結。
03
“月壤磚”需要經受哪些考驗
才能肩負起月球蓋房的重任?
“月壤磚”拿起來密度與普通磚塊相當,但它的抗壓強度卻是普通紅磚、混凝土磚的三倍以上,相當于1平方厘米的面積上能承受1噸多的重量。
“月壤磚”還需要經受多重考驗才能肩負起月球蓋房子的重任。
要在月面蓋房子,首先會遭遇溫度劇烈變化的挑戰,月晝溫度超過180℃,月夜又到-190℃。此外,因為沒有大氣保護,大量宇宙輻射和許多微隕石會撞擊到月球表面,同時還有震動頻率高的月震,這些都會對月面建筑材料的力學性能、熱學性能和抗輻射性能提出苛刻要求。
04
“用月球的土,建月球的房”
可以實現嗎?
送模擬“月壤磚”上太空,就是為了搞清楚如何在月球造出最為適宜的建筑基石。
我國已研制世界第一臺月壤打磚機,可在月表就地取材,打印出不同規格大小的月壤磚,為月球基地的建設奠定重要基礎。
未來月球科考站建設的關鍵也在于“就地取材”,直接利用月壤、太陽能、礦產等月面原位資源,制成不同規格的“月壤磚”,再通過機器人像“搭積木”一樣實現原位建造。
專家表示,現在看來只是一塊月壤磚,但是未來若干年以后,可能未來的“廣寒宮”,中國的月球基地就是由這樣的月壤磚逐步堆建起來的。
巡天探宇 永不止步
期待探月工程傳來更多好消息!
(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