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還記得揚中市老利民市場那排修鞋攤不?
十幾年前
(資料圖)
那可是煙火氣最濃的地兒
十幾個攤子沿路邊擺開
每個攤都支著臺亮閃閃的老式手搖補鞋機
搖柄一轉“咔嗒咔嗒”響
混著膠水那點黏乎乎的味兒
如今
在小島
像這樣的修鞋攤已難尋蹤跡
不過
在揚中市利民疏導點里
現在還藏著一家
也是這里唯一一家
夫妻檔修鞋小店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尋常的一天從早晨開門營業開始
仲桂珍迅速開啟忙碌模式
小編見到她時
她正俯著身給一雙黑色皮鞋換底
只見她左手穩穩按住鞋面
右手捏著小鑿子輕輕剔掉舊鞋底殘留的膠
動作仔細又利落
沒幾下就把黏得緊實的舊底剔得干干凈凈
接著她從旁邊架子上挑了塊新鞋底
把新鞋底比在鞋上量了量
一錘一鑿間
就把新鞋底給換好了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來修鞋的人不算多
但每來一位顧客
仲師傅臉上總會浮現非常有親和力的笑容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修鞋是慢工出細活的手藝,
鞋子修好了,走得才踏實。”
她說
時代在變
她的手藝和初心卻沒改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今年63歲的仲桂珍
和愛人經營修鞋業務已有36年
修鞋前
她一家都是做鞋的
“那時候做的鞋結實耐穿,
可款式跟不上潮流,
做了十來年也就不做了,
后來就跟愛人一起修鞋。”
沒進利民疏導點前
仲桂珍和丈夫一直在路邊擺攤
“十幾年前修鞋生意不錯,
雖說價格低,但來修的人多,
那時候一排能坐十幾個修鞋匠,
家家生意都紅火。”
可隨著大家消費觀念變了
更多人追時尚、看款式
鞋子這類消耗品
不少還沒穿舊就被淘汰
修鞋生意大不如前
仲桂珍輕聲說:
“來修鞋的人越來越少啦!
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人,
舍不得扔,就拿來修修再穿;
年輕人來修的大多是價格高的鞋,
扔了可惜才送來。”
可再難
她和愛人也沒想著撤攤
每天早上七點多來開門
把工具擺出來
傍晚收攤時把衛生打掃好
這樣簡單知足的日子
一過就是三十多年
早就成了習慣
只是偶爾閑下來
看著空蕩蕩的疏導點
她也會忍不住嘆口氣
最讓她揪心的
是這手藝沒人接了
“沒人愿意學這手藝咯,
恐怕我們這些老修鞋匠,
就是最后一代了。”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鎮揚便民快巴來了!內含詳細班次時間,請市民查收~
●昌盛路上有人在“竊聽”?不,他們是夜色中的“尋脈人”……
●揚中這間“醫院”厲害了!!手機就能搞定掛號、繳費、復診
●從縫紉女工到年入20萬元的“百花仙子”,她說:“人不能總停在一個地方啊……”
標簽: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