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化失利不得不賣酒賣地求生后,維維股份最終兜兜轉轉被國資“接盤”:7月12日晚間,維維股份披露股份轉讓公告顯示,新盛集團將成為維維股份控股股東,徐州市國資委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受此利好消息影響,維維股份在7月13日復牌后即獲漲停,報3.58元,市值達59.86億元。
維維股份公告透露,在付款約定履行之后,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對公司董事會進行改選。一旦新盛集團在新的董事會中獲得絕對話語權,昔日的“豆奶大王”將會在國資引領下如何突破業績瓶頸?
國資再進一步
成為維維股份的控股股東,新盛集團花了將近兩年時間。
按照7月12日的最新公告,維維股份稱,在7 月 9 日,維維集團與新盛集團簽署了關于上市公司的《股份轉讓協議》。根據協議,新盛集團將通過協議轉讓取得維維集團持有的維維股份約2.16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12.9%,轉讓價格為4.26元/股,這筆交易斥資約 9.19億元。
新盛集團進入維維股份是在2019年8月。在7月9日這次權益變動前,新盛集團持有維維股份比例占總股本17%,后者并無實際控制人。在權益變動后,新盛集團持有總股本比例變更為29.9%,新盛集團將成為維維股份的控股股東,徐州市國資委將成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
不過,維維股份也同時指出,本次權益變動尚需取得江蘇省國資委批準,本次權益變動是否能通過相關部門審批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7月8日,維維股份的收盤價僅為3.58元/股,相比市價而言,4.26元/股的協議轉讓價有較高溢價,有投資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直言“顯示股權受讓方看好維維未來股價成長空間。”不出意外的是,7月13日,維維股份復牌首日即獲漲停。
值得關注的是,在交易獲批后,維維股份董事會將面臨改選。據維維股份公告透露信息,未來公司仍設立九名董事會席位,新盛集團享有對董事會5名非獨立董事的提名權、2名獨立董事的提名權、并由新盛集團提名董事擔任董事長。而轉讓方維維集團僅享有對董事會1名非獨立董事的提名權,1名獨立董事的提名權。也就是說,在新的董事會中,新盛集團將占據7席,擁有絕對話語權。
需要提及的是,新盛集團并無食品快消類業務的相關經驗。公開資料顯示,新盛集團為徐州市屬國有大型城建集團,業務布局以土地一二級開發為主、多種業務模塊協同發展,位居中國城投公司百強,五度蟬聯“江蘇省房地產行業綜合實力50強企業”。
對于新盛集團“再進一步”,維維股份認為:“此次交易完成后,新盛集團作為公司新控股股東,一方面可以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規則,強化上市公司治理底線要求,另一方面將協調其自身優質資源,充分發揮與公司業務發展的協同效應,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推動公司的長期健康穩定發展,有利于維護全體股東的合法利益。”
不過,對于維維股份董事會改選有無時間表、新盛集團如何與上市公司業務發展產生協同等問題,7月13日,本報記者撥打維維股份公開電話,對方表示可將采訪問題發郵箱。但該郵件在發送后即被退回,但對于記者關于郵件被退回、能否電話采訪的問題,該工作人員僅稱“該郵箱為公司正常使用郵箱,并無問題。”
“豆奶大王”變身糧食巨頭?
在90年代,“維維豆奶,歡樂開懷”的廣告語火遍大江南北,維維豆奶銷售額一度攀升,在豆奶市場占據領先地位。目前維維股份旗下擁有“維維”豆奶粉、“維維”液態豆奶、“維維六朝松”面粉、“天山雪”乳品、“怡清源”茶葉等系列產品。
2000年,“豆奶大王”維維股份登陸資本市場,發行價10.28元,市值高達66億。上市后股價一度沖至20元高位,可以算的上是資本市場寵兒。梳理公開報道可以看到,在上市后的十幾年時間里,維維股份為做大做強,在多元化道路上多番“試錯”,在房地產、白酒、煤炭、茶葉、生物制藥等行業都有所涉足。但是,多元化不利卻拖累了維維股份的業績。
2020年,維維股份實現營收47.99億元,同比降4.77%;公司扣非凈利潤6111.52萬元,此前這一數據在2017年-2019年連續三年為負值。業績疲軟,資本市場走勢也令股民心憂。公開數據顯示,維維股份在2015年中股價還曾突破14元,但以7月13日3.58元/股計算,股價距離這一高點跌幅已超七成。
在多元化屢屢碰壁后,維維近年又提出業務瘦身并聚焦主業。在今年5月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維維股份高層稱,公司將持續貫徹落實“大糧食、大食品”發展戰略,持續聚焦“食品飲料、糧食”主業,在鞏固豆奶粉市場占有率的同時,積極布局植物蛋白飲料賽道,精耕液態豆奶領域,并大力發展糧食收購、倉儲、加工、貿易業務,圍繞主業精耕細作。
數據顯示,在維維股份去年約48億營收中,糧食初加工產品全年營業收入為 21.2億元,成最大的業務板塊,占總營收44%,固體飲料營業收入為 17.5億元,占總營收比約為36.5%,為第二大業務板塊;植物蛋白飲料全年營業收入為 4.4億元,占營收比約9.2%。
但值得關注的是,盡管糧食初加工板塊營收貢獻最大,但毛利率卻在幾大業務中“墊底”,僅為3.41%,相比而言,固體飲料毛利率高達44.8%,動植物蛋白飲料毛利率9.02%。
“現在維維是在打造‘兩條腿走路’的戰略,那就是既有對接市場化的植物蛋白飲料業務,也有依托政策紅利的糧食板塊,這兩塊其實也是支撐維維未來發展很重要的一個業務。”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其實維維在早年整個的多元化已經是失敗的,在貿然多元化的前提下,最終形成了主業太弱、副業太多、戰線太長的尷尬局面。
按照維維股份“雙百千億”的規劃,未來要食品飲料營收過百億、糧食營收過百億、打造千億級食品集群,但從近幾年營收數據來看,其固體飲料發展陷瓶頸,植物蛋白飲料業務營收在去年更是下滑14.53%。
對此,朱丹蓬指出,維維并沒有足夠的創新、升級和迭代的能力,已經喪失了占領植物蛋白領域市場最好的時機。朱丹蓬認為,現在維維被國資收購就避免了退市。但在他看來,主營業務不振、多元化業務失敗導致維維股份業績增長接連受挫,隨著消費不斷升級,豆奶出現了不少的可代替品,即便國資入股,維維股份想要重回巔峰也并非易事。記者 黃興利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