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   >  正文

        App“偷跑”是為了讓用戶多買流量?要當心隱私泄露

        評論

        已經退出的App半夜突然啟動,很久沒有用過的App自己產生流量……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后臺“偷跑”的App給用戶帶來的危害遠不止“偷流量”這么簡單。

        而4月20日,工信部表示,將出臺系列行業標準,為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管提供政策和標準支撐。

        現象 退出程序的App總是自己突然啟動

        隨著通信公司大多推出流量包或流量套餐,對超出的流量限速不限量。這就讓很多用戶對自己的手機流量去處不再刻意關注,也就給了在后臺偷偷自己啟動或運行的App有了可乘之機。

        最近,喜歡運動的馬女士遇到一件糟心事,她幾乎半夜都會收到手機監測App的提醒,她手機內一個名叫“馬拉馬拉”的App總是在半夜自己突然啟動,并且頻繁刷新。“我是安卓手機,每次用完這個程序都會退出,但它老是自己啟動,不會是為了偷我流量吧?”

        事實上,馬女士的遭遇并不是個案。讀者張女士最近發現自己一臺已經閑置一段時間的手機卻產生了流量消耗。“除了偶爾開機看看照片、充電外,這臺手機幾乎不用。”但是,這個月她卻收到手機的流量賬單,雖然流量只有幾十兆(M),但是她也不明白,一臺基本閑置的手機為何會產生流量。在咨詢了手機廠商后,張女士發現,除了手機系統因為定位、ID服務、推送通知需要消耗部分流量外,一些已經近一年沒有啟動過的App也“默默”地消耗了部分流量。

        在張女士展示的消耗了流量的App中,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有的App甚至還停留在最初始的“歡迎使用”界面,有的還需要填寫賬號和密碼,顯然已經是很久沒有使用過才會有的情況。但是這些App卻在張女士已經閑置這臺手機后,繼續消耗流量。

        而在網上,部分網友也反映一些程序在沒有使用的情況下消耗流量。在Apple社區,更有網友稱自己手機上還有一項“已刪除程序”產生的流量,這一問題下有40余名有同樣經歷的消費者。

        聚焦 App“偷跑”是為了讓用戶多買流量?

        這些流量都去哪了?針對讀者和網友反映的問題,北青報記者先后聯系了部分App的運營公司和手機廠商。除了部分手機廠商確認了系統程序“默認”消耗部分流量以提供必要的服務外,大部分App運營方均沒有明確表示App“私自”消耗流量的原因。

        而有網友稱,這些App“偷流量”就是為了讓流量快速消耗,從而讓用戶購買運營商更多的流量套餐或流量包。這種說法在網上得到很多人的認同。

        但是,北青報記者采訪部分App開發業內人士,他們卻認為這種說法不靠譜,其從未經歷或聽說哪款App與運營商有此類合作。而且運營商基本不可能知道用戶手機中產生的流量具體是哪個App“貢獻”的。“基本統計App使用量的功能,都是手機廠商提供的。電信運營商無法參與其中,也就無法設計出分配模型。”目前我國已經約有300萬款手機App,這個數字每日都在新增,面對這樣的海量App,所謂“運營商參與利益分成”的說法顯然站不住腳。而目前流量價格越來越優惠,以視頻App貢獻的流量來說,這些“私下”運行的App提供的流量幾乎不值一提,運營商也不可能為此與其“合作”。

        警惕 背后除了刷點擊還可能泄露用戶信息

        那么是否代表這些私下“偷跑”的App除了讓消費者損失少量流量外,基本沒有什么影響呢?業內人士表示,比起少量流量帶來的損失外,這些App為什么會“私下”產生流量更值得消費者警惕。

        “一般有兩種情況:一個是惡意App通過‘綁架’手機刷流量。另外就是App在‘私下’上傳用戶信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App工程師表示。

        他進一步解釋稱,惡意App為了套取目的網站的點擊率,讓手機不停地在后臺“點擊”相關網站或者廣告頁面。這種情況基本流量短時消耗巨大,“一個小時刷掉一兩個G也是尋常”。

        而另一種情況雖然損失的流量不多,但是給用戶帶來的信息泄露的風險更大。很多App在安裝之初都會提出一些與App使用無關的“越權申請”,比如一些壁紙App需要“通話”“通訊錄”“短信”等授權,顯然是過度要求授權。用戶一旦同意,這些App或能將用戶信息上傳服務器。這也就是為什么有的App即使長期沒有使用,還在產生數據流量的原因,它們大多是在后臺上傳用戶信息。

        整治 《App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將發布

        為了減少或避免手機App“偷跑”,甚至避免下載到惡意App,業內人士建議,用戶要在官方渠道下載App,不輕易下載不知名App。經常觀察應用流量使用情況,對于一些應用程序會出現大量流量消耗要及時進行刪除。一款App使用完后,要記得完全關閉而不是簡單地退出。每次新裝App時,仔細看授權詳情,避免不必要的授權。一些已經被發現“偷跑”的軟件,也可通過手機設置來限制其啟動權限。

        不僅是用戶在使用App時注意方式方法,工信部和各地通信管理局也早已開始對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進行通報和處理。

        今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表示,目前市場上手機App近300萬款,工信部會同相關部門專項整治了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今年App整治要求將進一步提高,對拒不接受整治的App堅決下架。同時在監管方面,要提高技術裝備的能力,首先要確保能夠檢測出信息保護的漏洞,以及對廣告信息有效攔截。

        4月20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通報稱,今年以來,工信部已累計完成29萬款App技術檢測,對1862款違規App提出整改要求,公開通報319款整改不到位App,組織下架了107款拒不整改的App。

        同時,工信部將在充分征求意見基礎上,會同相關部門發布《App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組織制定《App用戶權益保護測評規范》和《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最小必要評估規范》等系列行業標準,為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管提供政策和標準支撐。(記者 張鑫 統籌/余美英)

        標簽: App 買流量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亚洲韩国在线一卡二卡|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人成人网站18禁|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亚洲专区先锋影音| 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在线亚洲午夜片AV大片|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 亚洲综合网站色欲色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色免费电影|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国产天堂亚洲国产碰碰|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