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將為歐洲提供產量
2018年末,特斯拉表示將在上海建立超級工廠,據報道,這是上海最大的一項外資制造業項目,一期工程僅固定資產就耗資170億元,地上建筑面積達173萬平方米,相當于4.5個上海中心。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2019年底正式投產,其當初的年產量預計為25萬輛,每年銷售額達750億元人民幣。據目前的數據來看,第三季度,共生產了14.5036萬輛汽車,月產量達18318輛,在疫情的影響下,超級工廠仍有可能完成年產25萬輛的目標。
在特斯拉開始在上海建設超級工廠時,為了向人們保證不是為了將產能轉移到中國,馬斯克堅稱上海工廠只是為了滿足中國本土需求,而不是為了向其他市場出口。
但10月19日,媒體報道特斯拉開始向歐洲出口中國制造的Model 3,可能從第四季度開始加大生產規模,最早在今年年底或2021年初開始交付。
上周特斯拉推遲了標準續航升級版Model 3在歐洲的交付時間。隨后被告知,他們所購買的車輛將來自中國,那么中國工廠生產的汽車出口至歐洲的消息應該是可靠的。
目前,上海超級工廠是特斯拉在海外建立的唯一一座汽車制造廠,另一座位于柏林的工廠還未完工。歐洲由于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導向,機構預測今年歐洲電動汽車銷量將突破110萬輛,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的主要支撐點,如果歐洲部分特斯拉車型真的由上海工廠提供,那么大幅提高的銷量對中國部分特斯拉供應鏈將迎來利好。
中國汽車工廠出口全球
也許受中國最先擺脫疫情困擾影響,除特斯拉外,還有一大批外企表示,將從中國汽車工廠向全球出口。
德國手寶馬廠商表示正準備將其在中國沈陽的一家合資工廠生產的電動iX3車型出口到歐洲。
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則將其Smart品牌的生產轉移到杭州。
各大廠商紛紛效仿,未來中國汽車供應鏈或將迎來持續大漲。
東興證券分析認為,特斯拉作為時代產物,正在高速發展階段,中國上海超級工廠的落地,國產化正在進行中,動力電池占特斯拉總成本約 38%,是核心環節也是中國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建議關注已經進入或有潛力進入特斯拉供應鏈的企業。
標簽: 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