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8月28日,由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管理委員會、廈門市海滄區人民政府主辦,廈門市人民政府駐深圳經濟聯絡辦事處、廈門大學深圳校友會協辦,廈門海滄產業招商服務有限公司、前瞻產業研究院、前瞻經濟學人、前瞻網承辦的“聚焦雙碳 向新而行——2023廈門市海滄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招商推介會(深圳)”隆重舉行。
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副主任章春杰對海滄區當前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優越的區位條件和產業基礎作了隆重推介。
他表示,良好的地理區位賦予了海滄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先天優勢。海滄區面積186.82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98%,區內發達的人員物資在“五縱八橫”主干路網和三條軌道線網間日夜流轉不息,廈蓉高速、沈海高速從全國各地匯集資源,廈門港、中歐(廈門)班列、廈門航空港保證了對外交通的暢通無阻。
作為中國信通院評選的“中國工業百強區”第51名,地區生產總值、上市企業數量、境內上市企業市值等5項指標均為廈門第1的產業強區,海滄區工業產值在過去4年翻了1番,達到2000億,去年財政收入將近400億元,占財政比重達到24%。
海滄區擁有大博醫療等知名上市企業17家,不僅數量上排名全市第1名,占比高達25%,在境內市值方面,同樣占全市1/3以上,排在各區第1,市值超過百億有9家,后備上市企業28家。
知名企業的集聚背后,是海滄區努力營造的優越營商環境。
章春杰副主任介紹,區內創新性地設立了“進不了窗口”綜合服務中心,通過流程再造融合,增資擴產環節從10個精減至5個,辦理時限從224天提速至64天,審批提速285%。同時成立的還有八辦督查機制,督查督辦相關事務,每月、每周召開企業接待日活動,建設全周期、全要素、全閉環服務保障機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