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德國求解勞動力短缺之困,退休人員“再上崗”?

        評論

        根據德國勞動市場和職業研究所(ILMVR)的模型,如果沒有大量凈移民,到2030年,在就業率不變的情況下,德國的勞動力規模將比2020年縮減近500萬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派往德國的代表團團長弗萊徹(Kevin Fletcher)也注意到:“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阻力已經存在,并將在未來幾年內繼續加速。”

        第一財經記者查詢經合組織(OECD)數據發現,在七國集團(G7)中,15歲~64歲人群的勞動參與率只有日本(80%)和加拿大(79.1%)略超過德國(78.7%)。


        (資料圖片)

        來源:漢堡港駐中國聯絡處

        預計每年減少35萬~40萬勞動力

        德國工商總會(DIHK)今年初表示,德國約有200萬職位空缺等待填補,這些空缺已經造成了約1000億歐元的經濟損失。根據該組織對2.2萬家德國公司的調查,一半的受訪者都反映了“招工難”的問題,比例創下歷史紀錄。

        其中,“技術工人”特別搶手,58%的工業部門企業表示缺乏人力。機械工具(67%)和汽車工業(65%)企業也提出了招聘艱難的情況。

        根據德國智庫伊弗(Ifo)研究所今年3月發布的一項報告,德國公司平均需花費三到四個月的時間來尋找技術工人。

        這種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德國班貝格大學經濟學教授布呂克爾(Herbert Brücker)認為,按照自然下降速度,德國勞動力每年將減少約35萬至40萬人,這種下降趨勢預計持續十年才會放緩。

        德國國家開發銀行KFW在今年年初警告稱,技術工人供應的減少和公司疲軟的生產力趨勢是一種威脅。如果沒有任何改變,德國將在2030年前進入一個“持續停滯、可能時而萎縮的時代”。

        KFW稱,可以預見的是,德國將面臨越來越多的分配沖突和對稀缺資源的更大競爭。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該行提出三種解決方案:第一,讓更多德國人工作;第二,吸引更多的移民;第三,提高勞動生產率。

        還有什么辦法

        吸引更多移民能否“拯救”德國未來的勞動力市場?

        根據德國聯邦就業局下屬的就業研究所(IAB)的計算,德國每年需要40萬凈移民涌入,才能保持勞動力規模的平穩。

        另據KFW的報告,為了促進經濟增長,凈移民必須從2021年的33萬人上升到每年180萬適齡移民。然而這種規模的凈移民似乎是不現實的。

        盡管德國正迫切地希望盡可能多的外國技術工人留下。但柏林研究機構Minor今年2月的一份報告顯示,大多數來德國工作的人在三或四年后就離開了。德國應用經濟研究所(IAW)去年12月的研究顯示,勞動力離開德國的原因包括居住許可、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無法把家人帶過來、生活成本高以及個人問題等。

        與居留權有關的法律問題成為被提及最多的理由,例如并不是所有的外國學位都能被認定為德國同等學歷。在德國南部經營本地外包和人力服務公司的溫特(Marcus Winter)稱,法律問題使得勞動力引進十分艱難。“他們只有在擁有同等學歷的情況下才能來德國,但我們的制度非常特殊,我們不接受外國學歷。”他稱。

        為此,德國正準備通過一項新的國籍法,使外國人更容易獲得公民身份。該法律草案顯示,將允許在德國居住五年后申請公民身份,并計劃引入基于加拿大積分制度的移民改革,以吸引更多技術工人。積分系統將考慮五大屬性,即資格、德語技能、職業經驗、與德國的聯系(例如有已經在德國生活的親屬)和年齡等。德國勞工部長海爾(Hubertus Heil)稱,符合至少三項的人更有可能獲得認可。

        其實關于前述解決方案的第一項勞動參與率,德國的數據已經十分可觀了。即使從女性就業來說,根據OECD的數據,德國是G7國家中15~54歲女性勞動參與率較高的國家(74.6%),僅略低于加拿大(75.6%)和英國(74.7%)。

        因此,有分析認為,德國可以開發退休年齡的勞動力群體。OECD數據顯示,在退休年齡(65歲及以上)群體中,德國的勞動參與率為7.5%,低于日本(25.6%)、美國(18.9%)、加拿大(14%)和英國(10.5%)。

        增加勞動生產率?

        除增加勞動力人數外,通過提升勞動生產率解決德國勞動力問題前景如何?

        現實很骨感,近年來,德國的勞動生產率停滯不前。OECD的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德國的勞動生產率上升了不到2%,而同期美國的勞動生產率增幅則為8%。德國每工作一小時產生約64.87歐元的產值,而美國則約為68.41歐元。

        這背后的一個因素是德國在向數字時代過渡方面嚴重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據德媒報道,在疫情發生幾個月后,德國衛生部門仍在使用傳真機報告病例數,德國的學校也缺乏遠程學習的基本技術。

        即使提出了數字議程,目標也一再被錯過或推遲。2016年,德國經濟部發布了一項計劃,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連接玻璃光纖網絡。但這個目標后來又被推遲了五年。2022年,在歐盟委員會的數字經濟和社會指數中,德國在27個成員國中排名第13位,僅勉強高于歐盟的平均水平。

        高科技制造業和工程行業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德國競爭優勢的核心。過去,這些行業通過德國的職業學校和學徒計劃,獲得了穩定的合格工人儲備。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德國年輕人不想再學習這些技能了。官方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去上大學,近年來的技術學校的申請者已經比可申請的名額少了約10萬個。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中文字幕亚洲激情|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日本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亚洲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亚洲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亚洲尹人香蕉网在线视颅|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亚洲精品**中文毛片|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大片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亚洲国产SU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