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世界最資訊丨硬核說話之道:說到點子上,說進心坎里丨贈書

        評論

        作者:湯質看本質 來源:整理自中信出版社新書《關于說話的一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什么“一本書學會說話”是個偽命題?

        為什么你學習了那么多實用的話術模板——“如何說服別人”、“如何勸退別人”、“如何和人套近乎”,但一開口,卻還是說不明白?

        我們總是認為,有人能在所有場合都說出合適的話來,能和所有人都聊得來,三言兩語便可打動人心,掌握了這些技能的人能收獲幸福的生活……抱著這些期待去理解說話、學習說話,常常使我們感到挫敗。

        《關于說話的一切》作者,B站硬核知識型up主湯質認為,真正阻礙我們說話的,往往不是嘴笨,而是心鈍。

        說不清楚是因為想不清楚,或是缺乏思考,或是缺乏真誠,導致我們無法實現溝通的目標。

        普通的說話技巧,都只不過是說話之“術”,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把握說話之“道”。也就是,要學會從本質上思考你所要說的東西,以及組織語言的相關知識,才能真正學會如何說話。

        如果缺少“道”的理論基礎,一切技巧都是空中樓閣。一個腦袋空空、胸無點墨的人不可能僅通過學習“口才技巧”便具備優秀的溝通和表達能力。

        湯質在《關于說話的一切》中,從語言學和心理學出發,深入解構說話之“道”,教你如何“說到點子上,說進心坎里”。

        一.說到點子上

        為什么“說到點子上”這么難?是因為人類的語言活動本身就是很復雜的。語言既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活動,又是世間最難精通的信息游戲。它的復雜性充分體現在我們的社會活動、文化習俗、心智模式乃至自我意識之中。

        “說話”這件事,至少有三重復雜性:

        首先,人們說話時,語言符號產生意義。按照符號學的說法,在傳達意義的過程中,同一個符號會衍生出三種意義,即說話人的“意圖意義”、文本自身的“文本意義”、受話人自我加工出來的“解釋意義”。一個詞語的意義常常在意圖、文本和解釋之間飄忽不定,難以捉摸,學者把這種特性叫作符號的“無限衍義性”。

        “說話”的第一重復雜性,就是“無限衍義下的表意困境”。

        比如下面這則笑話:

        學生:老師,你教的都是些“沒用的東西”。

        老師:我不許你這樣說“自己”。

        為了克服無限衍義造成的理解困難,在組織句子時,我們會使用下面這類短語來作解釋:

        你不要誤會我的意思。

        我沒有別的意思。

        我真心是這樣想的。

        有趣的是,這些語句一旦出現,情況反而變得更復雜了。某人“說實話”的真實意圖很可能是“我要開始扯謊了”,“你不要誤會我的意思”的意思往往是“你居然猜中了我的一部分小心思”。

        我們不斷猜測,尋求說話人意圖和話語意義的確定性,但很多時候,我們區分不了某個意圖、意義是被我們的理解探究出來的,還是在探究過程中被構建起來的。不管真實情況怎樣,揣度、臆測的話語一旦被說出,懷疑、敵對的語境就不可避免地生成了,意義會被新語境逐漸鎖死。

        這是“說話”的第二層復雜性:“共構語境下的解義困境”。

        我們在說話時,要面對的第三重復雜性是“文化間的理解鴻溝”

        中國人喜歡在酒桌上談生意,是因為關于酒文化的共識能強有力地規定我們的語境,約束表意與解義的衍變空間:“酒后吐真言”“(要說的話)都在酒里了”“酒品如人品,酒量即度量”……復雜的交流確實被這些集體共識簡化了,但是,語言活動也因此被搞得更復雜了。

        符號特性導致交流障礙,對障礙克服失敗迫使我們建構新規則,新的交流規則卻進一步導致交流障礙,迫使我們構建集體規范……復雜性層層疊加,使得說話這件事變得愈發困難。

        說話如此復雜,我們該如何把話說到點子上呢?

        首先,要破除那些完美溝通的神話,比如“張嘴就來”神話。

        其次,無論說理還是敘事,把話說明白了,在最樸素的意義上,無非是把因、果、關系三者給講清楚了。而講清楚它們之所以很難,是因為我們的認知過程中,大量的不自覺的默認框架幫我們跨越了關于因果關系的思考,讓我們直接得出了結論。我們以為自己是清楚的,而一旦要表達,才發現我們是糊涂的。

        舉個例子,你去電影院看完電影,你說好看,朋友問哪里好看,你支支吾吾半天,說了一堆空話套話,體驗到了一種強烈的阻塞感,終于不耐煩地說:總之就是好看啊。

        這種高效且無意識的認知過程,副作用很明顯:一旦我們想在語言世界中具體澄清這些整體性理解時,就會發現根本“無從下嘴”。

        問題的關鍵是,我們要“從最基本的概念開始推演”。從最基本的概念開始推演,是一種刻意的原路返回,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思考,尋找“真問題”,尋找事物與事物之間的區別,在此基礎上通過邏輯建立思維模型,并且通過掌握更精準的詞匯,表達更加有為的含義。

        我們癡迷于說話的技巧與方法,執著于外在的語言表現能力,但真正決定人與人之間能力差距的,是他們面對世界的存在姿態。“語言是存在的居所”,當我們用最純粹的語言發問遠處有什么,遠處的遠處還有什么時,話語所及之處都成了我們的圈地,整個世界都成了我們的居所,在那里,我們姿態昂揚,敢于向未知取樂,玩得忘乎所以。偶爾遇見從“小地方”來的人,他們總是膚淺而瑣碎地談論著這個世界,你隨便插上一兩句嘴,對方便驚為天人:你說到點子上了!

        最后,我們必須主動選擇去相信、去假設這個世界不乏真誠表達之人,至少和你以為的壞人一樣多,當他們說出“我糾結了半天,覺得自己情商不高”時,他們不是在玩弄技巧,而是在伸出手,向你表達他的真誠。

        這就是如何“說到點子上”——先深入思考,再開口;相信對方的真誠,不過度揣測。

        二、說進心坎里

        為什么我們要“說進心坎里”?因為語言游戲的本質,是欲望的實現和權力的流動。

        我們玩語言游戲的根本動機和終極目的到底是什么?驅動我們玩這個游戲的,絕不是什么訊息的傳遞,而是對關系的構建。個別時候,我們希望這種關系是平等的,但多數時候,我們希望它是有利于自己生存的差序關系,這種差序關系背后,是欲望的實現和權力的流動。

        人類的幸福與自信,都建立在他的主體性上。如果一個人想要成為一個“主體”,唯一途徑就是與另一個主體建立關系,讓其成為你的對象,因為主體是相對于對象存在的。法國哲學家讓-保羅·薩特認為,兩人相互注視的過程就是彼此爭奪主體性的過程,我通過注視你,把你變成對象,你通過注視我,把我變成對象,因此人與人的關系總是存在著相互爭奪主體性的欲望張力。

        有一種東西可以打破這種充滿張力的平衡,制造一種明確的不對稱性,使主體獲得承認。在這種不對稱性中,張力被釋放或抑制,關系趨于穩定,更多的關系得以建立,這種神奇的東西后來被人們命名為“權力”。話語的交換,很多時候,是基于權利而產生的。而語言本身也會協助構建新的權力關系。

        如何在這場權力游戲中,做到“把話說到心坎里”呢?

        “打破預期,順應張力”,這是在權力結構下最重要的溝通原則。關系分為“優勢關系”、“弱勢關系”和“平等關系”,在不同類型的關系下,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①在優勢關系中,我們可以打破權力預期,順應弱勢者渴望被尊重的欲望。

        以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為例。楊瀾曾寫道:

        “《楊瀾訪談錄》已經采訪了不少國際政要,但是從來沒有一個人像克林頓這樣,一進房間就和每一個人握手的,我是指每一個人。從攝像師到小助理,一一握手,并詢問對方的名字,而且握手的時候還看著對方的眼睛,搞得好幾位小伙伴都不好意思了。明知道他也不可能記住這么多人的名字,但大家都感到被尊重。”

        克林頓居然向所有人一一問好。事后看,這是極具智慧的交往技巧,每個有權者都應效仿,它有巨大威力的原因恰恰在于—在所有人的預期中,他不應該這么干。若只是彬彬有禮地向大家揮手問好,表現得再謙遜,都絕不會有克林頓那種效果,因為那是預期之中的事。一旦打破那種預期,之前結構性的抑制力得以解除,張力將得到釋放,環境中個體的緊張感會被消除,安全感油然而生。

        ②在弱勢關系中,打破權力強勢者“被夸贊”的預期,但順應他真正需要被認同的欲望。

        羅振宇老師曾說過一個故事,有次他去采訪當時因《品三國》而紅極一時的易中天教授,那時他還是個不知名的編導,但在私下見面時,他只用一句話就打動了易中天:“我幾乎讀了您所有的書,我覺得《艱難的一躍》才最有價值,絕不是《品三國》可比的。”

        易中天當即站起來,同他握手:“小伙子,你懂我,這的確是我最重要的一本書。”

        “所有人都認為你的‘成就 A’了不起,其實你真正讓人佩服的地方在被人忽視的‘成就 B’”,這是面向權力者的黃金贊美句式。因為前半句破壞了原有預期,后半句釋放了被抑制的欲望張力。

        ③在平等關系中,我們則需要從“策略性友善,無意識冒犯”變為“策略性冒犯,無意識友善”。

        比如這樣的句子:

        “我下面的話肯定會讓你不舒服,所以我糾結了半天,但還是得和你說。”

        “我有件事想和你聊,又擔心聊得不好會傷害我們之間的感情,你也知道我是個情商不高的人。”

        很奇怪,聽到這樣的話你反而覺得很舒服,認為說話人明明情商超級高啊。關鍵點來了,這里的冒犯,是朝向說話人自己的。冒犯朝向自己,善意就對準了他人。

        打破了關系的權利預期,但順應了人人都希望被尊重、被認可的欲望,溝通就可以“說進心坎里”了。

        從語言學、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好好說話”無疑都是一件復雜的事情。但理清了說話的本質,以及“為何說話如此困難”之后,你便能夠搭建起關于說話的概念地圖,可以由此展開一場關于“說話”的冒險。

        你不能期待僅靠這些知識就能讓自己輕松說清楚一切事,這是虛妄的期許,世界上不存在能說清楚一切事的人。但從本質出發,類似“如何好好說話”“如何清晰表達”“如何說服他人”“如何傾聽與回應”的問題,對你來說將不再是含混不清且令人畏懼的課題,它會變得清晰、通透、條理分明。希望你像拿到了地圖的旅者,有了上路冒險的動力與信心。

        嘴巴上的糾結需要清晰的頭腦來解,腦子里的幽暗需要敏感真誠的心來照亮,思考比表達重要一萬倍。發心又比思考重要一萬倍。

        在成為一個“會說話的人”之前,我們先成為一個“會思考的有心人”吧。

        想要閱讀本書嗎?參與本期書籍抽獎活動,即有高概率獲贈本書哦!

        參與方式

        打開前瞻經濟學人APP,進入“我的”——“簽到”頁面,點擊“參與兌換抽獎號”即可參與本期(第105期) 瞻書有禮(注本期開獎時間:2023年1月22日晚22:00),系統將隨機抽取十位幸運用戶免費送出實體書籍一本!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jzzijzzij在线观看亚洲熟妇|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av高清| 亚洲a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亚洲第一区香蕉_国产a|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亚洲产国偷V产偷V自拍色戒 | 亚洲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一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沈樵|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