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全球要聞:新能源車巨大連鎖反應出現,比買不起更狠的是……

        評論

        新能源車引發的巨大連鎖反應正在出現!

        從去年開始,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徹底大爆發,無論是銷量還是資本市場表現都無比閃耀。其中,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近300萬輛,同比增長169.1%,創下歷史新高;這樣的高增長態勢目前還在延續。

        伴隨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整個產業鏈迎來發展紅利期。據不完全統計,僅2022年以來,已有近30家鋰電產業鏈企業謀劃A股/H股IPO,涵蓋整車制造、電池、材料等。


        (相關資料圖)

        今時今日,新能源車已經成為最火爆的賽道,沒有之一。

        以致于如今談到新能源汽車,行業內外更多將關注點放在了節能低碳和智能網聯方面。然而被許多人忽略的是,新能源汽車對于傳統汽車后市場涉及到的維修保養體系也是一次巨大的顛覆

        01

        買車20萬修車54萬

        你可能無法想象,修一輛新能源車甚至會讓普通人面臨傾家蕩產的風險。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最近,寧波一位極星2的純電動車車主就經歷了這樣的噩夢。這位車主駕車途中發生意外,導致大燈與底盤件受損,電池板向內凹陷。該車主原本以為只是電池組外殼碰傷,結果卻被維修點告知:因制造設計問題,無法單獨修復包裹電池組的鋁板外殼,需整個電池組更換,維修價格更是高達54萬元,超過新車價格一倍

        而這樣的事件絕非個例。

        今年5月,一輛奇瑞eq新能源車車主由于意外導致車輛受損,到4S店進行維修,可更換電池的價格就達到了69000元,比新車還貴4000元?這還不算上電機、電控的維修費用。

        無獨有偶,一位無錫特斯拉車主倒車時不慎將車尾撞損,結果定損報價維修費為20萬元。要知道該車售價才28萬元,維修費用占整車價格的71.4%。

        還有一位小鵬車主在網上曬出的維修單也顯示,單顆激光雷達的維修費用就高達9000多元……

        這些天價維修費迅速在網上引發軒然大波。而它們之所以撩撥公眾敏感的神經,是因為與之前新能源車一直宣揚的“低廉保養費”大相徑庭。

        按照之前的說法,與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的保養擁有三大特點:保養周期長,保養費用低,保養內容簡單。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保養周期多為1萬公里,除了像燃油汽車那樣需要定期檢查車身、更換輪胎、雨刷等損耗零部件外,純電動汽車的保養項目以檢查為主,一年也就幾百元。

        因此業內盛傳,新能源汽車的保養成本比燃油車低得多。這也導致很多人誤將保養費低廉等同于維修費低廉。

        但事實卻是,新能源車不修則已,一修就傷筋動骨!我們查詢了各方資料,發現這確實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數據機構We Predict發布的報告顯示,通過對2016-2021年間約1900萬輛汽車的服務和維修進行研究發現,目前電動車的維修成本為燃油車的1.6-2.3倍

        汽車維修連鎖商華勝集團董事長、總裁周大軍也曾坦言,目前維保的新能源車輛大多車齡僅約1年左右、單車維修費達5000多元,而且維修工時費普遍較高。

        新能源車維修,恐怖如斯。

        02

        新能源車維修為何如此貴?

        我們先說答案,主要還是與新能源車制造工藝、市場規模以及后市場格局有關。

        新能源車維修貴,首先與其高零配件成本不無關系。

        我們知道,純電動車的“三大件”是電池、電機和電控,尤其是電池最為昂貴,約占汽車總成本的40%-60%。

        上文提到的54萬天價維修費中,其中只有9萬是車頭部分定損價格,余下40來萬都是更換電池組的價格。奇瑞eq也是如此,69000元更換電池的費用比買一輛新車還貴。

        這種看似有違市場規律的現象其實并不難理解:車主購買新能源整車時的價格,均為車企批量生產攤薄各種成本后的價格,甚至為搶占市場份額,有些車企是零利潤甚至賠錢賣車,但在售后維修時,零配件則是按照市場價格進行報價,因此導致較高的零部件更換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不少新能源車廠商推出“三電終身質保”,但只有在產品設計或質量出現問題才允許免費更換;人為或者意外發生碰撞、水浸、火燒等事故導致三電系統需要維修的,均不在終身質保范圍內。

        也就是說,大部分情況下,電池、電機和電控等售后維修都需要車主自掏腰包解決。

        此外,新能源車仍然處于較低的絕對保有量,也是導致零配件價格高的原因之一。

        雖然這兩年新能源車迎來大爆發,但目前全國保有量也才剛剛突破1100萬輛,占比不到汽車總體保有量的3%,仍未形成規模化,從而導致新能源車零配件成本控制不如燃油車。

        同時,新能源車部分零部件對技術要求較高,第三方供應商也很難仿制,較為單一的零部件來源,也讓新能源車零部件定價權掌握在少數幾家供應商手中。

        不止是核心零配件,智能化提升以及新制造工藝的運用,也推高著新能源車的維修成本。

        例如特斯拉車型采用的一體化壓鑄技術,能夠精簡零部件數量,同時讓車身架構更加牢固。但是,如果車輛發生碰撞或損毀等情況,則可能牽扯大面積更換車身覆蓋件的情況,這意味著需要花費更高的維修成本。

        除一體化壓鑄技術外,比亞迪、零跑等品牌的部分車型應用的車身電池一體化技術,盡管將電池組和車輛底盤集成,能達到減輕電池組封裝厚度、增加車輛空間、提升車身剛度等效果,但如果車輛底盤受到撞擊,將可能連帶損壞電池,維修時可能面臨底盤與電池的雙重支出成本。

        而智能化的不斷提升使得新能源車需要集成更多的軟件以及精密配件,如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等。一旦發生追尾事故,可能不僅涉及更換保險杠,連同鑲嵌其中的雷達及總成也要一并更換。

        更加重要的一點是,雖然我國新能源車市場已經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但新能源汽車維修市場的格局仍未定型,服務供給存在較大缺口,導致車主在選擇維修點時缺少話語權。

        與燃油車相比,大多數新能源車企在渠道建設上沒有采取傳統燃油車的4S店模式,銷售基本采取直營模式,這也直接影響了售后服務——即維修的配件體系和門店以各個主機廠的授權及自營門店為主。

        像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均采用自營+與外部合作的模式拓展其品牌維修服務渠道。其中蔚來和小鵬除了有自己的售后“服務中心”外,還將業務外包給售后維修企業“華勝”。

        而根據統計,當前新能源廠家自營及授權的總門店數約有3300家,按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每個門店仍要服務近2400臺新能源車,遠遠超出目前大多數汽車服務門店的服務能力。

        不過,按照汽車業誕生130多年來的規律,當汽車市場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以維修、保養為主的后市場產業必將迎來快速成長。顯然,新能源汽車也不例外。

        根據預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新車銷量20%,2035年占50%左右。與此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2035年,汽車維修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26萬億。

        下個十五年,新能源汽車維保市場將開啟“狂奔”模式。

        03

        新能源車險市場“帶刺的玫瑰”

        新能源車維修貴,讓越來越多的車主如鯁在喉。踩過大坑的車主通常會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誡新手:一定要買保險,花小錢保大錢!

        然而,新能源汽車不僅對傳統的維保市場是一場顛覆,對保險行業也將造成沖擊。

        與新能源車維保市場一樣,新能源車險行業也是絕對的“藍海”市場,僅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險保費收入就已超300億元。根據業內人士估算,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險保費收入將突破2000億元大關,未來更將是一個萬億元級別的市場

        但這樣一個萬億級的藍海市場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卻是一朵“帶刺的玫瑰”

        按理來說,在市場擴張早期,大多企業會選擇以燒錢換規模,嚴格控制價格甚至大肆進行補貼。但是新能源車保費卻出現了一年貴過一年的現象。

        杭州特斯拉的一位車主就在車友群里表示不滿:“去年車險5100多元,沒出過險,前幾天續保一樣的項目竟然要6300多元,沒出險不是應該更便宜嗎,怎么還漲了1200元?”結果不少車友也紛紛吐槽今年遭遇“車險刺客”,有的甚至翻了一番,“省下的油錢還不夠買保險多花的”。

        事實上,由于新能源車高賠付率的特點,想要進行布局并非易事,目前不少險企對承保新能源汽車非常謹慎。

        據悉,目前新能源車險的賠付率普遍超過85%(燃油車的賠付率2020年以前都在55%左右),行業面臨較大的承保和經營壓力。保險公司稱也明白漲價會失去市場和客戶,但成本的推升讓保險公司也倍感無奈。

        導致這樣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目前新能源汽車出險率明顯高于傳統燃油車;二是新能源汽車車損險理賠成本高于傳統燃油車;三是新能源汽車定損標準不成熟。

        這些都是有數據支撐的。

        中國銀保信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整體出險頻率較非新能源汽車高3.6%,家用新能源汽車出險率較非新能源汽車高9.3%,家用新能源車型的案均賠款較非新能源汽車高2.7%。

        一面是新能源車維修動輒傷筋動骨,一面是車險保費連年上漲,夾縫中生存的新能源車主有苦難言。

        不過,新能源車畢竟還屬于“新物種”,自上市以來也不過8年的時間,有很多問題會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而逐漸暴露。維修貴只是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探索階段,種種弊端的一種表證。

        即便如此,但也要謹防“維修貴”成新能源車賽道“攔路虎”。同時我們也在期待新能源后市場“獨角獸”的出現,帶領行業走上規范、標準化發展的道路。

        前瞻經濟學人APP 產業觀察組

        更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

        【1】《2022-2027年中國汽車后市場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2】《2022-202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3】《2022-2027年中國汽車保險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參考資料:

        [1] 《傷不起的新能源車:換配件動輒過萬車險保費一路上調》北京商報

        [2] 《新能源汽車維修價格不菲,補齊售后短板迫在眉睫》廣州日報

        [3] 《新能源車大賣:電動時代后市場服務要緊跟》央廣網

        標簽: 新能源車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频|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亚洲一线产品二线产品| 日韩亚洲产在线观看|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亚洲黄色在线视频| 亚洲黄色在线视频| 亚洲无圣光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青青|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 亚洲精品狼友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激情视频|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