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八月過后,是全國大、中、小學生返校、入學的日子,也是應屆畢業生步入社會的求職季節,從入學到入職,從育苗到結果,珠海高新區正打造“來、居、業、學、樂、留”的“六無憂”人才環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人才興則產業興,人才是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是激發產業創新的主體。在8月10日結束的“深珠融合·潮涌灣區”300萬平方米5.0產業新空間推介會上,珠海高新區為智能制造、大數據、新材料等不同領域的8位優秀人才發放了人才服務卡;不僅如此,珠海高新區管委會還著重介紹了《珠海高新區建設未來科技城·人才友好青年友好行動計劃(2022-2024年)》(以下簡稱《計劃》),為即將到來的入學季和求職季開啟新一輪的人才引進工作。
目前,珠海高新區內擁有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多家享譽世界,揚名中國的高校,是珠海高新區產業發展的人才蓄水池,而“金九銀十”求職季的到來,將為珠海高新區人才涌入“開閘放水”。
如何讓應屆畢業生成為涓涓細流而不是洪水猛獸?《計劃》中的“來無憂”有妙招,其規定,“為來高新區求職的大學畢業生和未就業青年提供7天內免費就餐、免費住宿”,以打造珠海高新區“暖心求職第一站”,讓第一次來高新區求職的廣大青年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助力他們找到心儀的工作崗位。
求職成功后的下一步是找房子。《計劃》中的“居無憂”規定,應屆生和就業青年最低能獲得3.8萬元的租房補貼,而對于符合條件的頂尖人才,則可免費入住200平方米人才住房;值得一提的是,軟件和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智能制造和機器人產業人才,按A、B、C三類,最高可享受600萬元的住房補貼和80萬元的生活補貼。
人才不僅要“居無憂”,也要“樂無憂”。珠海高新區5.0產業新空間將為人才打造“一站式”生活空間,通過建設好產業園區周邊配套設施,打造公共食堂、便利超市、咖啡廳、健身房等生活空間,推廣電競體驗館、國風交流日、漫展、劇本創意社、話劇演出等活動,滿足人才吃、住、娛樂休閑及商務交流等需求,提升人才生活幸福感。
珠海高新區擁抱優秀人才落戶,歡迎優秀人才把家安在這里。為此,珠海高新區管委會簡化了入戶手續、流程,方便優秀人才直接辦理入戶;不僅如此,珠海高新區還引進了人才培育“鳳凰計劃”,對評定為市青年優秀人才的額外獎勵10萬元,對評定為區青年優秀人才的,一次性獎勵5萬元,以吸引廣大創新青年落戶高新區。
落戶之后更重要的是歸屬感,家人在哪,家就在哪。為此,珠海高新區管委會于8月9日推出《珠海高新區2022年秋季學期產業工人子女入讀公辦學校工作方案(試行)》,明確在2022年至2024年內提供6000個公辦學位;具體來看,2022年秋季學期安排學位1420個(其中小學學位1120個、初中學位300個),2023年不少于2000個,2024年不少于2500個。
不僅如此,《計劃》還強調,將在三年內建設8所幼兒園,新增學前學位2970個;新建改建7所中小學,新增義務教育學位9630個,真正讓產業工人的子女有學上、上好學、擇近校,為育有子女的產業人才解決后顧之憂。
落實到細節、落實到實處,珠海高新區管委會出臺的這份《珠海高新區建設未來科技城·人才友好青年友好行動計劃(2022-2024年)》,從食、住、行方面緩解了應屆生前期求職的實際難題,為應屆生轉型社會人提供了暖心加速包,對他們的未來留任提供了實質性補貼,打通了人才“選、育、留、任”全流程;甚至高瞻遠矚地為產業人才后代修建學校、提供學位,激發產業人才后延價值,培育5.0產業新空間“二代人才”。
“深珠融合·潮涌灣區”300萬平方米5.0產業新空間推介會圓滿結束,為珠海高新區下半年人才引進工作開啟一個好頭,珠海高新區將繼續優化人才友好、青年友好環境,吸引更多的“金鳳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