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在自治區(qū)第十四屆運動會開幕式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代表隊步入會場。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韓亮攝
8月8日,演員在開幕式上表演文藝節(jié)目。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韓亮攝
(資料圖)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 唐堪東
夜幕下,庫爾勒市巴音體育場華燈璀璨,流光溢彩。
8月8日晚,自治區(qū)第十四屆運動會開幕式在這里舉行,全區(qū)14個地州市和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石河子市的運動員、教練員,從天山南北奔赴而來,共同起筆書寫一個個關(guān)于奮斗與超越、追夢與圓夢的故事。
三伏盡,立秋時。露彩朝冷,云峰晚奇,壟香禾熟。收獲的季節(jié),新疆以體育之名,盛邀八方賓朋,歡聚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共襄盛會。
22時許,儀仗隊員護擁五星紅旗健步走入體育場。會旗方陣過后,15支代表團依次入場,此起彼伏的歡呼聲、掌聲在體育場中飛揚。
運動員入場后組成圖案“團結(jié)一心”,寓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本屆運動會競技體育共設(shè)立20個大項、687個小項,全疆近9000名體育健兒參與。這是全疆最高水平的競技體育盛會,是選拔、儲備體育后備力量的一次“沙場大點兵”。
隨后進行的大型歌舞展演《天山之約》,共分5個部分:序章《鼓舞天山》、第一章《絲路天山》、第二章《文潤天山》、第三章《活力天山》、尾章《奮進天山》。
《天山之約》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融合新疆地域特色文化,將旖旎的自然風光、燦爛的歷史文化、濃郁的風土人情等作為脈絡(luò),串聯(lián)起全部篇章。
舞美設(shè)計構(gòu)思以“絲路”“金牌”“飄帶”“天山”“孔雀河”等為視覺創(chuàng)意元素,體現(xiàn)“絲路山水 壯美巴州”的內(nèi)涵,彰顯體育健兒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傳遞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深刻寓意。
開幕式藝術(shù)呈現(xiàn)結(jié)合地面投影和側(cè)面樓體投影,營造多維立體沉浸式數(shù)字空間。充分結(jié)合地面裸眼3D影像,與演員的表演動作緊密配合,實現(xiàn)人在畫中游、人從畫中來的效果。
序章《鼓舞天山》,天山腳下,孔雀河畔,鼓樂齊鳴。隨著鏗鏘的鼓點節(jié)奏,新疆各地州市著名景點的壯美風光在大屏上逐一呈現(xiàn),大美新疆躍然而出。演員在舞臺中央,借著舞臺的層次形成舞動的彩色絲帶,帶觀眾走進壯美巴州。
第一章《絲路天山》,駝鈴聲中,張騫手持節(jié)杖帶領(lǐng)隊伍從長安出發(fā)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漢設(shè)西域都護府并護絲綢之路南北兩道。西域都護府的設(shè)立,標志著新疆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在巴州,樓蘭文化、東歸文化與軍墾文化、馬蘭文化、石油文化相互交融,各民族和睦相處、風雨同舟、團結(jié)奮斗。
第二章《文潤天山》,伴隨著“馬蘭開花二十一……”的童謠音樂,舞臺中心梨花的隊形變化,露出一組科研人員,組成雕塑墻。馬蘭花開的地方,承載著共和國的光輝與榮耀;默默無聞的人,譜寫著青春華章;許多可歌可泣的光輝史詩,銘刻在馬蘭這塊土地上。
第三章《活力天山》,通過動感酷炫充滿激情和速度的體育運動表演,呈現(xiàn)巴州的蓬勃活力和高速發(fā)展,展現(xiàn)新疆各族人民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體育健兒通過團體操表演,組成一列列“中歐班列”,源源不斷向世界傳遞著合作共贏、互惠互利的信號。
尾章《奮進天山》中,吉祥物“香梨寶寶”出場,與觀眾互動、歡呼。吉祥物“壯壯”“美美”是以馳名中外的“庫爾勒香梨”為創(chuàng)意原型,體現(xiàn)“絲路山水 壯美巴州”主題,展示運動健兒體魄強壯、堅韌不拔,展現(xiàn)各族兒女收獲希望、收獲美滿,寓意奮進新時代、奔赴新征程,共建和諧家園,共享美好生活。
體育繪盛世,大賽繪華章。從自治區(qū)十四運出發(fā),新疆運動健兒立下“星辰大海”新目標:杭州亞運會、巴黎奧運會、米蘭冬奧會等重大國際賽事。特別是在杭州亞運會上,要力爭有重大突破、取得優(yōu)異成績。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