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第六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瑪依古麗·艾依提哈孜
7月26日下午,第六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組委會收到一封來自南非埃爾維斯舞蹈藝術團的信,寫信人是團長諾姆漢達索·姆倫瓦那。不久后,他們就要從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起飛。
這封發自機場的信說:“自從我團到達烏魯木齊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好客和熱情,真正體會到了‘新疆是個好地方’的魅力所在。劇場觀眾的熱情掌聲和鮮花,給我團每一位演員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代表舞蹈藝術團全團演員向舞蹈節組委會道一聲‘您辛苦了!’我們將把中國新疆人民的深情厚誼帶回南非,傳播友誼。”
值得一提的是,諾姆漢達索·姆倫瓦那還細心地委托領隊將信件翻譯成中文,為的是能方便更多人閱讀。
前一天晚上,新疆人民劇場,在舞劇《烏班圖之魂》結束之后,諾姆漢達索·姆倫瓦那將特意從南非帶來的傳統工藝木雕畫贈送給舞蹈節組委會。主人也將“絲路和美”紀念獎杯和“五星出東方”新疆掛毯贈送給舞蹈藝術團,感謝他們的辛苦演出。
細心的觀眾發現,在該團演出時,每當一個地區或民族的舞蹈結束時,演員總會將隨身攜帶的一樣表演道具,或長矛,或貝殼項鏈,或彩色草帽等,畢恭畢敬放在舞臺正中央。舞蹈藝術團演員鄧皮衛·馬哈代爾解釋:“每個道具都象征一種文化。在我們的傳統習俗里,我們將自己珍視的文化只獻給尊敬的朋友,表達由衷的感激之情。”近10個傳統舞蹈表演下來,舞臺中央堆滿了沉甸甸的文化符號。
從南非開普敦起飛,經過20多個小時、幾次轉機,7月23日晚,舞蹈藝術團的演員如愿以償,到達中國新疆。到達不到8個小時,他們就開始了正式演出,這還不算彩排時間。該團不遠萬里一路趕來,他們為什么這么重視此次演出?正如諾姆漢達索·姆倫瓦那一下飛機對前來接機的新疆朋友所說那樣,“我們演出要表達的就是團結、共享的‘烏班圖’精神”,這種精神要體現在來中國新疆后的每一個細微之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