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數字經濟正跑出“加速度”。天貓618開啟后,云南多肉種植戶黃培合的直播間3個小時就收到了5000多個訂單,滿載獼猴桃的卡車從陜西武功縣密集發車……天貓618的火熱深入全國每一個角落,西部再偏遠地區的特產也能獲得大爆發。
6月9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聯合阿里巴巴發布的《西部電商發展報告2021》顯示,2020年,西部地區上淘寶開店的新創業者人數增幅首次超越其他地區,領跑全國;以淘寶村、鎮為代表的農村電商爆發式增長,去年4省份實現“零突破”;反映在物流上,2年內,東西部地區包裹運送的平均時長縮短了16小時。

這是阿里巴巴發布的首份聚焦西部地區電商發展的報告,全面深入地闡述了西部地區在電商、物流、鄉村新基建等方面的蓬勃發展。
“淘寶上有中小特色商家成長的最好土壤,將繼續幫助偏遠地區商家以最低的成本賣向全國、全球,觸達更多、來自更廣大地區的消費者。”淘寶行業負責人凱夫表示,“健康的平臺經濟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普惠,目前淘寶上40%的創業者來自鄉鎮地區,超80%商家的學歷低于本科,而西部地區更是近年來平臺經濟普惠發展的一個重要樣本”。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表示,以電商推動核心產業發展,將成為彌合與中、東地區差距的有效“鑰匙”,成為當下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西部新入淘創業者增幅首次領跑,電商“購銷逆差”減半
《報告》顯示,2020年,新入淘創業者同比增幅排名前十中,西部省(自治區、直轄市)占據9席,且增速全部超過200%。寧夏、云南、貴州、青海和甘肅位列全國前五,寧夏新入淘者增幅高達420%。
西部地區淘寶中小商家人均從網商銀行支用的金額較2017年增長了近150%,普惠金融提供了創業的基礎動力。
90后、95后、00后的年輕人,正成為新入淘創業的主力軍,占比達到6成。服飾、生鮮、百貨等傳統領域之外,非遺傳承成為西部年輕人創業的新方向,2020年,西部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淘寶店數量同比增長33%。

西部電商發展量質齊升,2020年,西部皇冠及以上的淘寶店鋪數量相比2016年增長了109%;年銷售額超過100萬的商家數量也達到了5年前的1.6倍。
新品牌不斷在淘寶天貓上快速崛起,成都的付小姐、西安的勁面堂等西部品牌都打出了全國知名度。其中,成都有11個新品牌入選2020年“天貓Top500新品牌”。
與此同時,西部地區電商“購銷逆差”進一步縮小,2020年同比縮小46%。2019年,西部通過淘寶收入100元的同時,有1300元花到其他地區,而2020年這一數字已經縮減為750元。

淘寶村、鎮方興未艾,西部4省份實現“零突破”
此外,電商的集群效應正加速向西部擴散,2020年西部淘寶村、鎮增勢尤為迅猛。其中,淘寶村從19個增長至71個,增幅達到274%,淘寶鎮從34個增加至83個,同比增長144%。
內蒙古、西藏、甘肅、重慶4地實現了淘寶村、鎮的“零突破”,甘肅迎來了首個淘寶村,內蒙古淘寶鎮數量從0到8,實現飛躍式增長。四川、陜西已經誕生億元淘寶村,重慶、四川、云南、廣西涌現“億元鎮”。
貴州遵義正安縣有一個“吉他淘寶村”,每年數百萬把吉他從這里銷往世界各地。90后流浪歌手回鄉創業賣吉他,打工婦女返鄉就業養全家,一線城市白領回村成了“女強人”,超2萬人在家門口就業……農村電商帶動就業新風口,西部愈發成為年輕人“回得去的家鄉”。

鄉村振興需要新的抓手,也需要新的“生產資料”。去年直播全面爆發,常年和土地打交道的農民也紛紛變身主播,將田間山頭的勃勃生機和當地特色農產品傳向遠方。年輕的產業,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城市回到西部家鄉,做起了“新農人”。
淘榜單數據顯示,2020年,淘寶主播人數增幅前十省份中,西部占據8席,甘肅、貴州、內蒙古、寧夏、陜西分別位列全國前五。而云南、四川、陜西位列全國“新農人”主播數量最多的前十行列。

農副產品和高價值的玉石是西部直播間里的主要商品,玉石大省的云南成為了西部地區百萬銷售額直播間數量最多的省份。
“義烏指數”2年縮短16小時,新基建助力鄉村振興
農貨出山、好貨東來,珠峰腳下有物流驛站,蜀道不再難,物流見證了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電商發展日新月異的變化。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西部地區完成快遞業務量60.47億件,比上一年同期增長27.7%。
根據菜鳥數據,2020年,西部地區寄件量同比增幅達到23%,領先其他地區。新疆的雙河市、鐵門關、昆玉,西藏的阿里、日喀則等城市寄件量同比增幅均超過300%,雙河市增速更是高達940%。
4年前,菜鳥宣布“中西部將實現24小時送達服務”,《報告》首度公布的“義烏指數”顯示西部物流配送時間已大大縮短——相比2018年,2020年義烏與西部主要城市間的平均物流時間縮短了約16小時,其中義烏與拉薩之間的快遞時間縮短了23小時。

電商,讓偏遠地區的優質農產品得以“賣得掉”,鄉村新基建的完善則保障了農產品能夠“運得出”、“賣得遠”。2020年,阿里巴巴在全國建成5大數字農業集運加工中心(區域大型產業倉),其中4個位于西部的云南昆明、四川蒲江、陜西西安和廣西南寧。這些產地倉輻射近20個省份,幫助初級農產品轉化為標準的“農商品”,服務農產品進城“最先一公里”。
阿里研究院高級專家左臣明分析稱,鄉村振興是一支“協奏曲”。在西部電商加速追趕的過程中,政策、產業、基建、人才與平臺均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這其中,又以培育核心產業為重中之重。電商平臺自始至終是服務者,要通過更完善的數字基建能力,將當地潛能激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