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A股仍處于震蕩格局,交易量有所放大,科技板塊受外部因素擾動出現回調。在國產替代邏輯支撐下,外圍因素的擾動無礙科技股中長期上行趨勢,可逢低把握芯片產業鏈個股投資機會。
北向資金凈流入逾30億元
18日A股各大指數漲跌不一,但市場資金做多熱情依舊高漲。
當天滬指表現強于創業板指等其他指數,漲幅0.24%,收于2875.42點;深成指收于10921.15點,跌幅0.40%;創業板指收于2114.86點,跌幅0.44%。
農林牧漁和消費食品板塊漲幅居前。由于芯片代工廠對華為的供貨受到外部因素影響,半導體所在的科技成長板塊未能再現強勢,前期強勢個股如卓勝微(630.01 +1.56%,診股)、風華高科(24.31 +4.87%,診股)等普遍出現回調。
需要指出的是,18日市場資金呈現出做多特征。Wind數據顯示,兩市合計成交7318.04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的6269.41億元明顯放量。同時,北向資金凈流入34.04億元。
國產替代是“硬”邏輯
“基本面修復和強政策預期,會是接下來市場上行的主要驅動力所在。”前海聯合基金分析稱,中長期角度看,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會更為通暢,再疊加積極的政策傾斜,新基建方向帶來的產業轉型升級,會為更多優質資產提供中期布局機會。
把握布局機會
在具體板塊方面,劉洋指出,從實體產業角度來考慮,科技國產化替代的步伐將提速。未來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升級、引領5G通信和信息技術的大趨勢不會變。
有基金人士表示,中芯國際回A股是一個比較明顯的信號。“從交易角度來說,這會吸引更多的資金關注半導體行業,尤其是華為產業鏈。”
標簽: 科技國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