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  正文

        嶺南文化進校園 美育多元化發展

        評論

        助力廣州美育課程實現綜合育人功效

        中小學課堂是美育的主陣地。近年來,廣州市利用各種資源和平臺,貫徹落實國家藝術課程計劃,各學段藝術課程不僅實現了“開足開齊”,不少學校還結合時代發展、地域文化以及學生的特點,積極創新藝術課堂。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廣州目前已逐漸形成了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園文化“三位一體”的美育課程推進機制,學生美育素養不斷提升,素質教育成果顯著。

        美育落地靠普及,課程改革穩步前行

        美育課程,是用審美引導所鋪設的實現美育目標的“跑道”。廣州市積極響應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精神,學前教育階段積極開展適合幼兒身心特點的藝術游戲活動;義務教育階段在開好音樂、美術課程的基礎上,逐步開設書法、舞蹈、粵劇等藝術課程,豐富藝術課程內容;高中階段結合新課標的模塊設置,開設多樣化的藝術課程,增加藝術課程的可選擇性;職業學校則積極探索美育課程與社會需求的緊密聯系。

        據廣州市天河區美術教研員李琳老師介紹,天河區近年來積極探索基于核心素養的美育課程體系建構與實踐。一方面,天河區科學規劃學校美育課程,引導教師在課堂中關注學生整體素養的提高,基于“美育的本質”來加強課堂教學的改革;另一方面,區級團隊積極將課程架構、藝術測評、美育教師培養融合到常規調研與項目培訓中。為了進一步加強教師對課標的認識及對課程的理解,鼓勵教師對不同版本美術教材進行研讀和對比,天河區加強了美育課程區級集備模式的探究,并進行美育融合課程的嘗試。

        通過一系列課程改革的推動,天河區在廣州市2020年“廣州電視課堂”資源平臺推廣中,給廣州美育課程帶來了新的思考。廣州市美育精品課程線上資源庫的建立與完善,在“互聯網+”大背景下,實現了大美育觀與美育課程的有效整合。

        嶺南文化進校園,美育多元化發展

        基于地域特色開展美育教學探索,是廣州推動現代化美育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嶺南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廣州作為嶺南文化的重要發祥地,這為傳統文化進校園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年來,廣州不少學校積極推進嶺南文化的探索,如開設戲曲、醒獅、民樂等美育課程,推動灰塑、琺瑯、粵劇等非遺文化進校園,注重書法、國畫、戲曲、剪紙等傳統文化的教學傳承與發展,整合多樣化的區域美育資源,逐步形成學校美育特色發展多元化的格局。

        番禺區根植廣府地方文化,粵文化底蘊深厚,是粵劇、廣東音樂等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聚集地。近年來,番禺區致力于粵劇傳承,從“娃娃”抓起,通過“粵劇進校園”等活動普及粵劇文化,讓“聲聲粵韻”縈繞在師生、家長的耳邊,把嶺南文化注入師生心田。如廣州市番禺區傍江東小學500多名學生中,近400人學習民族器樂與粵劇,其中不乏外地學生,學校民族樂團與粵劇社團參加比賽、演出300余場次。目前,番禺區多措并舉,全面開展民族音樂、粵劇進校園工作,已有區級民樂、粵劇傳承基地15個,市級粵劇傳承學校6所,高水平藝術團隊4所,省級藝術重點基地學校傳統項目學校2所,惠及全區近30所學校10000多名學生。優秀嶺南傳統文化在接納中融入,在融入中傳承,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遍地開花、結出累累碩果。

        在美術方面,灰塑、廣繡、廣彩、版畫、硬筆書法、扎染、陶藝等課程也各具特色。花都區圓玄中學立足于廣州灰塑傳承與發展,開設灰塑藝術專修課程,每年都在初一挑選有一定藝術功底的學生,專門成立興趣小組,由廣州灰塑國家級傳承人邵成村進行教學。同時,該校編寫了《古韻流芳——廣州灰塑》校本課程,組織學生進行灰塑設計與創作活動,就灰塑作品進行展示與交流,為嶺南民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貢獻。

        部分學校的美育教學則有向綜合性發展的趨勢,推動教學進步,打破各學科之間的“疆域”。廣州市天河區華陽小學積極建構了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的美育課程——“黃之魅展能課程群”。學校開設了合唱隊、舞蹈隊、中國鼓隊、民樂隊、管樂團、現代樂團等藝術社團,同時學生還能選修武術、書法、美文旅游、快樂籃球、童話鑒賞等課程。華陽小學校長周潔表示:“通過多種學科的知識互動,學生能夠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全面培養、訓練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

        番禺區海傍小學三年級開始面向全部學生開設詩詞彈唱課。學生們通過詩詞彈唱,不但可以背誦語文學習必備的古詩詞,而且還能同時感受到詩詞獨特的音樂和韻律之美;在此過程中,學生也學會了應用鋼琴進行簡單樂曲彈唱的技能,可謂一舉多得。

        家、校、社協同合作,打破傳統藝術教育藩籬

        “開齊開足”美育課堂之余,廣州中小學校不斷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的政策,通過家校合作和校社合作以及和高校合作,打破傳統藝術教育的藩籬。“家校合作有機地整合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合力于美育,為孩子們營造了良好的情境氛圍。”廣州市越秀區水蔭路小學教學處主任王悅慧表示,該校育人絕不僅限于教會學生幾首童謠、幾段粵劇唱腔和音樂技能,而是通過傳統文化藝術的社會功能,使孩子們得到情感的熏陶,進而轉化和升華為家國情懷和文化認同,即了解自己的母體文化、熱愛自己的文化之根。

        校社合作同樣重要。一方面,通過名家“請進來”,走進普及課堂指導師生;另一方面,通過學校“走出去”,與社會組織開展一系列合作。越秀區與轄區內藝術場館合作,共同開發館校合作課程,天河區與廣東美術館構建的“館校合作”系列課程,將新課程理念與館內資源進行系統整合,如班級學生到美術館與藝術家的現場對話、美術館資源進校園、線上“親子美育”模式推廣、入館式區教研活動的開展等,實現了美術館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近年來,廣州市教育局加強與高校合作,進一步推動中小學美育課堂創新。作為廣州市教育局合作高校之一的華南師范大學,就立足于“新師范”教育給出了“華師答卷”。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王海英教授表示,華師以優質學科及特色專業建設為核心,遵循“專業引領,協同成長,美育輻射”的創新理念,拉動廣州中小學美育建設。例如,華師“多樣態”創設傳統文化藝術實踐活動的社會美育,及多平臺構建“5G+”美育課程資源的共享等路徑,推進與加強了中小學的課程建設、教師培訓、教學研究、校園文化生態環境建設等。

        未來美育體系應該如何建設?廣州市教育局體衛藝處負責人認為:“學校在大力推進美育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要著力發揮美育獨特的育人價值,以構建鮮明的區域美育文化、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為目標,挖掘和培育學校美育特色為抓手,傳承和發展校園美育特色文化,構建人文美育的核心價值追求。”

        統籌/陳曉璇 何寧

        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亮 實習生 夏嘉欣

        標簽: 嶺南文化 多元化 美育課程 課程改革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入口无毒网址你懂的| 亚洲成a人片77777老司机|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亚洲成年人啊啊a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亚洲大码熟女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亚洲色图激情文学| 亚洲色少妇熟女11p|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 亚洲经典千人经典日产|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亚洲AV午夜成人影院老师机影院|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色在线电影| 亚洲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午睡沙发|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91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欧洲|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亚洲日产韩国一二三四区|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