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官網顯示,網商銀行已完成“晟微2021年第十五期微小企業貸款流轉財產權信托(支持綠色)”的發行,這也是國內第一單支持小微綠色發展的信貸資產流轉計劃。本報記者向螞蟻集團了解到,該信貸資產流轉計劃規模達20億元,投資方包括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等。
入池資產為綠色采購貸
據公告披露,晟微2021年第十五期微小企業貸款流轉財產權信托(支持綠色)包括2021網商銀行0019、2021網商銀行0020、2021網商銀行0021、2021網商銀行0022四項資產,層級分別為優先A1、優先A2、優先B、次級,發行規模分別為14億元、4億元、6000萬元、1.4億元,前三項資產的預期收益率分別為4.2%、4.3%、4.9%,預期到期時間都在2022年。
據了解,晟微2021年第十五期微小企業貸款流轉財產權信托計劃(支持綠色)的最終發行利率低于市場化發行水平,顯示了投資人對資產表現的認可。初始入池資產是網商銀行推出的“綠色采購貸”產品資產,也就是網商銀行表內形成、小微經銷商向綠色品牌核心企業采購形成的經營性貸款。
綠色采購貸是今年3月網商銀行推出的新產品,具體服務模式是,當小微經銷商向完成綠色認定的核心企業采購打款時,可享受專項優惠。據悉,綠色采購貸合作的綠色品牌已達76家,包括海爾集團、箭牌家居、三棵樹、臺鈴等,覆蓋家電、家居、二輪電動車等行業。
除綠色采購貸之外,網商銀行還構建了以數據驅動的“綠色經營評價體系”,根據小微商家的綠色經驗表現,給予金融優惠支持。目前超過300萬小微商家已開通了綠色經營服務。
面向淘寶、天貓商家,網商銀行推出了“綠色0賬期”服務,銷售更節能的一、二級能耗電器等綠色商品的商家可享受提前收款的費率優惠。
據網商銀行綠色金融負責人黎峰介紹,網商銀行的綠色采購貸計劃在今年覆蓋200個綠色企業及其下游眾多的小微經銷商。
其實,綠色金融與小微金融相結合在實操中并非易事。
復旦大學綠色金融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志青指出,由于小微企業眾多且分散,若參照傳統的三方環評、線下盡調的重模式開展業務,成本將極高。網商銀行在小微綠色金融領域創新業務模式,在傳統的小微資產流轉中引入綠色采購貸,是綠色金融服務小微,開展碳普惠、綠色普惠實踐的一次全新嘗試,這不僅豐富了為小微企業服務的場景,也有效引導市場資金向綠色金融方向傾斜。
民營銀行踐行綠色金融
6月24日,人民銀行研究局發布了《我國綠色貸款業務分析》。據人民銀行統計,截至2020年末,全國綠色貸款余額達11.95萬億元,在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中占6.9%,比年初增長20.3%,全年貸款增加2.02萬億元。其中,單位綠色貸款余額達11.91萬億元,全年增加2萬億元。
綠色貸款資產質量總體較高。截至2020年末,綠色不良貸款余額為390億元,不良率為0.33%,比同期企業貸款不良率低1.65個百分點,比年初下降0.24個百分點。
在推動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民營銀行也在積極布局。
微眾銀行嚴控“兩高一剩”行業授信,依托“微業貸”等產品增加綠色貸款投放規模。截至2020年末,微眾銀行綠色貸款余額為4.7億元,較年初增長117%。
在2020年“世界環境日”之際,微眾銀行還聯合北京環境交易所、北京綠普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布基于區塊鏈的落地應用“綠色出行普惠平臺”,實現綠色出行減排獎勵的閉環交易。
溫州民商銀行2020年年報顯示,其綠色信貸業績評價結果總分位于全省法人金融機構第16位(總數178家);位于所在地市法人金融機構第1位(總數22家)。
溫州民商銀行的綠色信貸占比達4.56%,截至2020年末,綠色貸款余額5.54億元,其中,“陽光貸”產品貸款余額4.91億元,貸款戶數4957戶。陽光貸是為促進家庭光伏發電應用而推出的綠色信貸產品,根據太陽能發電項目節能減排量測算,貸款所形成的年節約標準煤量7363.86噸,減排二氧化碳量18407.86噸、二氧化硫210.31噸、氮氧化物34.02噸。
溫州民商銀行還將“兩高一剩”、國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新五小”、“新六小”重污染企業列入禁入、退出指導目錄。
據年報披露,截至2020年末,天津金城銀行綠色信貸余額為6.11億元,占對公一般性貸款的6.23%。在信貸投向上,天津金城銀行重點關注節能環保、汽車、旅游、醫療衛生、航空航天、物流、電子商務等細分行業市場,優先支持節能環保行業,如向某清潔能源公司發放流動資金貸款4.5億元。同時,天津金城銀行還嚴格控制“兩高”行業貸款投放。
此外,武漢眾邦銀行、威海藍海銀行等民營銀行也在2020年年報中介紹了在綠色金融方面的進展。記者 傅碧霄 北京報道